












防溺水安全指南

随着暑期的到来,许多大学生会选择游泳、水上活动或户外旅行来放松身心。然而,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,安全意识不容忽视!


溺水事故高发场景
随着暑期的到来,许多大学生会选择游泳、水上活动或户外旅行来放松身心。然而,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,安全意识不容忽视!为了让大家度过一个安全、愉快的假期,我们理了一份防溺水安全指南。


溺水事故高发场景

1. 野外水域:水库、河流、湖泊等看似平静,实则暗藏漩涡、暗流、水草缠绕等危险。
2. 海边游泳:海浪、离岸流、潮汐变化等容易导致意外。
3. 泳池疏忽:即使是在正规泳池,也可能因体力不支、抽筋或跳水不当发生危险。
4. 酒后或疲劳下水:酒精会降低判断力和反应能力,极易引发溺水。


如何预防溺水?

01
选择安全水域
游泳时应优先选择正规游泳馆或有人管理的海滩,确保场所配备专业救生员并公示水质检测报告。避免独自前往陌生水域,尤其是水库、泄洪渠等危险区域,这些地方可能暗藏漩涡或强水流。在自然水域活动前,应观察环境,如水流方向、水下地形,并留意天气预警,雷雨前30分钟必须撤离。
02
结伴同行
游泳或进行水上活动时,务必与1-2名同伴同行,其中至少一人具备救生技能或CPR急救知识。下水前应约定互救信号,并每隔15分钟互相确认状态。建议携带救生哨或防水对讲机,确保紧急情况下能有效呼救。儿童或初学者应由成年人全程贴身监护,保持“一臂距离”。
03
做好热身
下水前需进行充分热身,包括5分钟关节活动和8分钟动态拉伸。避免在疲劳、饥饿或饱餐后立即游泳,饭后至少间隔1小时再下水,饮酒后24小时内严禁游泳。若出现心悸、眩晕等不适症状,应立即停止活动。糖尿病患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随身携带应急药品,并避免单独游泳。
04
穿戴救生装备
在开放水域必须穿戴合格的救生衣,选择符合USCG或CE认证的产品。儿童应使用全包裹式救生衣,并配有裆部固定带以防脱落。其他实用装备包括防水手机袋及高亮度浮标等。
05
学习自救技能
掌握基础自救技巧,如仰面漂浮和踩水。若遇抽筋,应遵循“拉伸-按摩-漂浮”三步法。紧急情况下,避免盲目挣扎,应保持冷静,利用衣物或空瓶增加浮力,并采用国际求救信号。


救援技巧


自救技巧



保持冷静与仰漂姿势:溺水时,恐慌会加速体力消耗,应尽量放松身体,采取仰面漂浮姿势,利用肺部存留的空气增加浮力。若无法仰漂,可尝试“水母漂”。避免剧烈挣扎,以免加速下沉。

利用漂浮物增加生存几率:如周围有救生圈、木板、空水瓶等漂浮物,应立即抓住以辅助浮力。若衣物吸水过重,可考虑脱去外套或鞋子。用塑料袋或裤子制作临时浮具。

科学呼救与保存体力:挥动单臂或吹救生哨吸引注意,呼救时短促清晰。若无人回应,应间歇性呼救,避免持续喊叫耗尽体力。夜间可利用手机闪光灯或反射光线发出求救信号。

施救技巧 非专业者慎行!



优先呼救与团队协作:发现溺水者后,第一时间拨打110、120并大声呼叫附近人员协助,指定专人联系救生员。多人救援时分工明确。切勿独自贸然下水,尤其是未受过专业训练者。

间接救援确保安全:使用长杆、绳索或可漂浮物品延伸给溺水者。若溺水者距离较远,可制作“漂浮链”(多个空水瓶捆扎后抛投)。施救时保持自身稳定,趴低身体或固定在岸边,避免被拉入水中。

心肺复苏(CPR)与急救流程:将溺水者救上岸后,立即检查呼吸和意识。若无呼吸,立刻开始CPR:
成人/儿童:30次胸外按压(深度5-6cm,速度100-120次/分钟) + 2次人工呼吸(捏鼻吹气1秒,见胸廓隆起)。
婴儿:用两指按压胸部(深度4cm),比例相同。
持续循环直至恢复呼吸或专业救援到达,注意清理口鼻异物,侧卧防呕吐窒息。


特别提醒


不要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
游泳是一项受环境因素影响极大的运动,即使是专业游泳运动员也可能因水温突变、体力透支、突发性抽筋或海流变化等意外情况陷入危险。水域环境复杂多变,公开水域可能存在暗流、漩涡、水草缠绕等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。建议游泳者始终保持谨慎态度,在陌生水域活动时穿戴救生装备,并避免单独前往深水区。要记住,在水中保持安全的关键是“量力而行”而非“挑战极限”。

不要盲目“逞英雄”
当发现有人溺水时,必须保持冷静,切忌因一时冲动而贸然下水施救。正确的做法是遵循“叫、伸、抛、划”四步救援法:首先高声呼救并拨打紧急电话;其次寻找长杆、树枝等延伸物实施救援;第三抛掷救生圈等漂浮物;最后才考虑划船接近。特别要提醒青少年群体,见义勇为固然可贵,但科学施救更重要。

密切留意天气变化
水域安全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,雷暴天气时水面可能产生危险的离岸流,大风天气会快速消耗游泳者体力,大雾天气则会影响方位判断。建议在户外水上活动前,务必查看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专业预报,特别注意瞬时风速、雷电预警和潮汐变化等信息。如遇天气突变,应立即中止活动并撤离到安全地带。记住一个基本原则:当你在考虑“是否该上岸”时,其实已经该上岸了。

安全无小事,生命只有一次!
希望大家在享受夏日清凉的同时,时刻牢记安全第一。愿每位学生都能平安度过这个暑假,享受夏日的清凉与欢乐。
作者:王英豪
编辑:王梦润
审核:黄妍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