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日炎炎,水边虽凉快,但溺水风险暗藏!据统计,80%的溺水事故发生在非游泳时段,且大学生群体因“艺高人胆大”易成高危人群。这份防溺水攻略,请务必转发给身边同学!
🚨 防溺水“六不”红线,碰一条就危险!
1️⃣ 不私自下水:野外水域=“隐形杀手”!暗流、水草、淤泥随时可能致命。
2️⃣ 不结伴“野泳”:你以为的“兄弟情深”,可能变成共赴险境。
3️⃣ 不盲目逞能:酒后、空腹、药后下水?你的身体可能先“罢工”!
4️⃣ 不无视警示:“水深危险”“禁止游泳”标牌=生命警戒线!
5️⃣ 不依赖充气玩具:网红“独角兽”游泳圈?爆裂只需3秒!
6️⃣ 不鲁莽救人:手拉手救人?小心被拖入深渊!
💡 自救指南:落水后这样操作能保命!
❶ 保持冷静,别挣扎!
👉 仰漂姿势:头部后仰,口鼻露出水面,双手轻划水,像“躺平”一样保存体力。
👉 屏住呼吸:身体下沉时别慌,肺部空气会带你上浮!
❷ 抽筋了怎么办?
👉 小腿抽筋:伸直腿,用手将脚尖往回拉,缓解后缓慢游回。
👉 手指抽筋:握拳再张开,重复动作直到恢复。
❸ 抓住“救命稻草”!
👉 附近有木板、空矿泉水瓶?赶紧抱住!衣物也能扎成简易浮力袋。
🆘 互救技巧:科学施救才是真英雄!
❶ 岸上救援优先!
👉 喊:大声呼救,拨打110/120,定位要精准!
👉 伸:用竹竿、树枝从侧面拉回溺水者(别正面,会被抓住!)。
👉 抛:抛救生圈、绳索,或6个绑在一起的矿泉水瓶!
❷ 下水救援需专业!
👉 从后方接近,托起其颈部,用仰泳带回岸边。
👉 救上岸后立即:清口鼻→人工呼吸→胸外按压(30:2比例)!
作者:张轩豪
编辑:王英豪
审核:黄妍琴